无人机企业从科技园区搬到乡村后,村子里变得不一样了

无人机企业从科技园区搬到乡村后,村子里变得不一样了

hyde01 2025-05-19 装修常识 5 次浏览 0个评论

上海奉贤区南桥镇江海村的“桃花岛”上,一架无人机正提着一篮烧烤食材飞向一处滨水营地。另一边,一位行动不便的老人正在家中倚着,实时观看无人机为他去往青溪老街航拍的画面,寻找青年回忆。村里的河流上空,同样有无人机飞过,那是更高效的巡防力量,将采集的数据实时传回村委会的数据大屏……

无人机在“桃花岛”上送餐。本文图片均为 受访者供图

当低空经济产业开始腾飞,乡村给无人机提供了大展身手的天空,而无人机的应用也正为乡村振兴与城市治理注入科技力量。2020年,上海翼枭航空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钱雷带着企业入驻乡村,致力于将无人机打造成为精细化管理的一根会飞的“绣花针”。

钱雷(右)向村民展示无人机。

为何要告别商务楼搬进农民房?

在入驻江海村之前,钱雷和他的团队也曾在科技园区扎根。但对于无人机企业来说,空间至关重要。“之前在科技园区,试飞无人机还要四处找专门的场地,经常不得不借用学校操场等。乡村有足够开阔的场地,尤其是一望无际的田野,正好适合无人机的各项场景应用试验。”

正值乡村振兴作为国家战略不断向前推进,钱雷确信科技赋能可以助力乡村振兴,于是主动融入,在2020年告别商务楼,搬进了村子里的农民房。作为土生土长的奉贤人,他说这是“回家”,翼枭也成了入驻江海村的第一家科技公司。

不少同行担心在村里会是“闭门造车”,缺乏产业上下游之间的交流互鉴。钱雷起初也有顾虑,但迈出那一步之后,他意识到或许恰恰相反——深入基层一线,和村民、村干部对话,更有利于第一时间了解到社会治理中的痛点难点,从而开发新的技术应用场景。江海村提供了先行先试的助力,让前瞻性的技术更快地产品化,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快步前行。

所有村民都注意到,村子的治理变得不一样了。村委会有了数字大屏,7000多人口的管理实现了智能化和自动化。翼枭开发了外来人员门牌码管理系统,租客扫一扫码,系统里就会自动生成租赁合同,租客的个人信息也会即时上报给后台,便于村里统一管理。

无人机巡逻更是在河长制、路长制、林长制等应用场景中大展拳脚。翼枭以数字建模、“无人机”巡查等方式,帮助乡村实现了精细化治理,克服了以往乡村治理中只能靠监控探头和巡逻人员的局限性,让隐蔽角落的脏乱、宅前屋后的乱搭建、危化品的乱堆放等情况无处遁形。

社区排摸过程中,钱雷还注意到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也有出去看看的需求。于是钱雷联合社区提供菜单式服务,让老人“点餐”,想看哪里就让无人机飞到哪里,用科技化手段为他们“圆梦”。在为老服务这件事上,钱雷还试过让无人机在元宵节挨家挨户送汤圆,在百岁老人生日时用机器狗送蛋糕等。

机器狗为百岁老人贺寿。

“这些事不是作秀,可能要花很多时间精力去做,但只要老人满意、微笑,它的意义就很大。”钱雷说。

应用场景一放开,企业就有了创新动力

现如今在奉贤,翼枭已经部署了50多个无人机自动化机场,拥有上百架无人机。在设定程序后,无人机可以自动起降完成巡查,以城运中心为平台,这些无人机在排堵保畅、防火安全、应急抢险、违建整治、林地巡查等应用场景中,都能提供高质高效的服务。

钱雷始终认为,对于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来说,场景的开放是最重要的,“否则研发出那么多飞机和技术,没地方用也是白搭”。水务、环保、公安、消防等部门相关的场景一旦放开,无人机企业就有了创新的动力。钱雷表示,场景开放主要还是根据乡村治理的实际需求,如果梳理出的问题人工巡查效率较低,就可以通过智慧化的手段解决。

无人机自动化机场

场景开放之后,则需要进一步加以统筹,实现数据共享。过去一个街镇十几个部门“各自为政”,即使都运用无人机也是按照各自的想法进行,数据也无法打通。这样会造成飞行资源大量浪费,于是翼枭开始主推无人机自动化机场。钱雷谈到,在一个街镇部署4-5个无人机机场之后,采集的数据能够实现统一化,并且由多部门共享。比如巡查一条河道,一次飞80米或者100米,采集的数据可以同时提供给农业部门、水务部门和环保部门。

在科技赋能乡村振兴的赛道上,钱雷和翼枭逐步站稳了脚跟。2024年,翼枭全年营收突破2180万元,同比增长超37%,全年新增2项专利申请+9项软件著作权。50余个无人机自动化机场覆盖奉贤区90%的行政村,日均执行任务超200架次。与奉贤区政府共建“低空经济赋能乡村治理”示范基地,带动区域内无人机物流、应急救援等场景落地超30个。

与此同时,钱雷的目光也放得更长远。如果说乡村场景下更多是“低空经济+物流”“低空经济+农业”,那么城市或许可以探索“低空经济+物业”“低空经济+安保”。相关的应用场景也在开拓当中,比如高楼大厦的玻璃幕墙清洗工作。无人机取代“蜘蛛人”,既能减少人力和高空作业风险,还能同步进行玻璃之间胶条老化程度的高精度巡检。

从城市回到乡村,再立足乡村向更高更远处。如今,翼枭科技以江海村场景的先行先试为基本,走出南桥,走出奉贤,甚至已然迈出走出上海的第一步——2024年在安徽寿县成立了分公司。公司在未来将继续深化场景应用、探索创新模式、加强技术合作,钱雷深信,无人机的市场很大,前景也很好,一定能够让乡村、城市变得更加美好。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无人机企业从科技园区搬到乡村后,村子里变得不一样了》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5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