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门螺旋杆菌(简称Hp)是一种藏在很多人胃里的小细菌,它虽然个头小,但威力不小。
这种细菌具有传染性强、毒性大、抵抗胃酸能力强等特点,能够在强酸性环境中生存,并对胃黏膜造成损伤,可能会引起胃痛、消化性溃疡,甚至增加胃癌的风险。
不过别担心,只要了解它、预防它,就能保护好我们的胃。
一、定义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螺旋形、对生长环境要求极其严苛的,能在胃里面生存的革兰氏阴性杆菌,主要存在于胃黏膜组织中,凭借其螺旋形结构和鞭毛,能像钻头一样穿透胃黏膜表面的黏液层,牢牢附着在胃黏膜上皮细胞中。
胃里有很强的胃酸,大多数细菌都会被杀死,但幽门螺旋杆菌特别“狡猾”,能制造一种“保护罩”——尿素酶来中和胃酸,所以能在胃里长期“安营扎寨”,它是目前已知的唯一能在强酸性胃液中存活的细菌。
据统计,全球约一半的人胃里都有这种细菌,在卫生条件较差的地方,感染率更高。很多人感染后没有感觉,但有些人会出现胃痛、反酸,甚至更严重的问题。
二、传播途径
幽门螺旋杆菌主要通过“口水”和“粪便”传播,也就是粪口传播、口口传播、胃口传播的途径,比如:
1.共用餐具、水杯、牙刷等个人物品,如果家人有感染,一起吃饭不用公筷,可能就会被传染。
2.大人嚼饭喂孩子:有些老人喜欢把食物嚼碎喂宝宝,这样很容易传给孩子。
3.吃生食或喝生水:没煮熟的肉、不干净的水都有可能携带细菌。
4.接吻:如果一方感染,深吻也可能传播。
5.正常人接触了感染者的粪便,再通过进食、洗脸等方式接触自身的口腔,也可能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哪些人容易感染?一是家里有人感染,那么就容易大家互相传染,表现为家庭聚集性;二是卫生习惯不好,比如不爱洗手;三是经常在外面吃饭、不用公筷的,或是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易感染。
三、感染后的症状
很多人感染后没有不适症状,但有些人会出现:
1.胃部不适、消化不良:幽门螺旋杆菌刺激胃黏膜,引起胃肠胀气、胃肠蠕动减慢;促进胃酸大量分泌,引起反酸、烧心等不适;
2.口臭:幽门螺旋杆菌在口腔内滋生,分解食物残渣中的尿素产生氨气,同时尿素酶在胃内分解产氨,可能随呼吸道排出,形成顽固性口腔异味,怎么刷牙都去不掉;
3.恶心、没胃口:食欲受到影响,对曾经喜欢的食物提不起兴趣,严重时可能体重下降。
如果长期不管,可能会发展成以下疾病:胃炎(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消化性溃疡(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可能导致上腹痛、甚至出血、穿孔等)、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一种罕见的低度恶性胃淋巴瘤,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是治疗的首选方案)、胃癌(幽门螺旋杆菌被WHO列为I类致癌物,少数长期感染的人胃癌患病率风险增高)。
因此大家要注意,如果经常胃痛、黑便(可能是胃出血),一定要去医院检查。
四、检查方式
如何检查是否感染幽门螺旋杆菌?
1.吹口气(尿素呼气试验):这是最常用的检测方法,具有无痛、无创、准确快速、价格低廉的特点,包括碳13呼气试验和碳14呼气试验。但碳14呼气试验具有一定放射性,不建议孕妇和儿童使用。在进行呼气试验前,需要空腹,并避免进食一些可能影响试验结果的药物如抗生素、抑酸药等。
2.验大便:查粪便里有没有细菌的“踪迹”,适合儿童和不适合呼气试验的人群。
3.抽血:检查幽门螺旋杆菌抗体,阳性代表感染过幽门螺旋杆菌,但不能区分现在感染还是以前感染过。
4.胃镜下胃组织活检:医生在胃镜下观察胃黏膜情况,并活检获取胃黏膜组织进行快速尿素酶试验或组织染色化验,这是一种有创操作。
五、治疗方式
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要不要治?怎么治?
首先要回答:哪些人需要治疗。根据相关医学指南建议,成人检测到幽门螺旋杆菌,除非有抗衡因素(如高龄、严重基础疾病等),一般建议进行根除治疗,以预防胃癌等严重后果;有消化性溃疡、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慢性胃炎伴萎缩或糜烂、经常胃痛的、有胃癌家族史、早期胃肿瘤已行内镜或手术切除、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等强烈推荐根除治疗。
其次是:怎么治疗。医生一般会开四种药一起吃,医学上叫做“四联疗法”,这四种药包含:抑酸药(如奥美拉唑),可以减少胃酸,让胃好受点;铋剂(如果胶铋),可以保护胃黏膜;另外还有两种抗生素,可以杀灭细菌(如阿莫西林+克拉霉素)。一般抑酸药和铋剂饭前吃,两种抗生素饭后吃。
另外,吃药是治疗的关键,必须吃够10-14天,不能随便停药,否则细菌会“复活”并变得更难杀。吃完药后停药1个月后复查呼气试验,看看细菌有没有清除干净。
如果第一次没治好,可能是细菌耐药了,医生会换其他抗生素,也不用太担心。
六、预防感染
预防感染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1. 吃饭用公筷:特别是家里有人感染的,避免互相传染。
2.不嚼饭喂孩子:宝宝的胃很娇嫩,千万别这样喂。
3.勤洗手:饭前便后一定要用肥皂洗手。
4.不吃生食、不喝生水:食物要煮熟,水要烧开。
5.定期检查:如果家人有感染,或者自己经常胃不舒服,可以去医院做个呼气试验。
七、常见误区
误区一是没症状就不用管:即使没感觉,细菌也可能在悄悄伤害你的胃,该治还得治。
误区二是感染了就会得胃癌:只有极少数长期感染的人会发展成胃癌,早治疗风险很低。
误区三是吃大蒜、喝蜂蜜能杀菌:这些偏方没用,正规吃药才是关键。
综上所述,幽门螺旋杆菌很常见,但并不可怕。大家只要做到:吃饭用公筷;不喝生水、不吃生食;胃不舒服早检查;按医嘱吃药,就能保护好我们的胃。如果身边有人经常胃痛,记得提醒他们去查查。好胃靠养,从今天开始,改掉坏习惯。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科普|胃里有幽门螺旋杆菌,需要治疗吗?有哪些认知误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