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派|韩国研发空射高超导弹,欲让“猎鹰”添“利爪”

技术派|韩国研发空射高超导弹,欲让“猎鹰”添“利爪”

hyde01 2025-08-20 装修趣闻 2 次浏览 0个评论

韩国计划研制一款适配KF-21“猎鹰”战斗机的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提升其空地打击能力。

韩国国防工业近日披露的消息显示,韩国确认正在研发一款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旨在适配KF-21战斗机。该项目以韩国战术地对地导弹(KTSSM)系列为基础,计划每架战机可搭载两枚导弹,均旨在提供远程对地打击能力,同时突破先进防空系统。

KF-21战斗机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弹药。

韩国KTSSM准备“上天”

根据韩国公布的相关信息,新型空射高超音速导弹由KTSSM-I战术弹道导弹发展而来,KTSSM-I导弹由于外形和武器定位与美国“陆军战术导弹”(ATACMS)非常相似,而且都可以由火箭炮发射,因此又被称为韩国版“陆军战术导弹”。

KTSSM导弹系统是由韩华公司与国防发展局(ADD)联合研发战术弹道导弹。韩国军队之所以研制这款导弹一是为了赶潮流——远程火箭炮和战术导弹共架化成为火箭炮的一大发展技术趋势,这也是美国M270多管火箭炮引领的发展潮流(该火箭炮可发射ATACMS导弹),韩国在进入新世纪后也开始研制K239“天橆”多管火箭发射,研制之初就计划为火箭炮集成战术弹道导弹。二是韩国认为,朝鲜远程火箭炮对韩国构成了很大威胁,比如“谷山”大炮和M1985是240毫米多管火箭炮都可以打到首尔,这些火箭炮机动性较强,而且后期开始洞库化、地下化部署,为了对付这些武器,韩国认为需要具备精确打击能力且钻地能力的战术导弹。这样KTSSM导弹系统就纳入了研制计划。

KTSSM导弹与韩国K-SAM靶弹存在密切的技术联系,该弹是韩国为了配合“爱国者”防空反导系统打靶研制的靶弹,主要是模拟朝鲜的战术弹道导弹,KTSSM导弹的火箭发动机直接来源于K-SAM靶弹。2017年7月,韩华首次公开实弹射击视频,展示双弹连续命中同一目标能力,2017年10月,在韩国举行的ADEX 2017防务展览会上,该导弹首次向外界展示。该导弹原计划在2019年服役,但由于美国迟迟未批准购买超过300个军用GPS组件,服役时间被推迟到2023年。韩国军方在2020年向韩华防务授予价值3200亿韩元(约2.3亿美元)的合同,生产约200枚KTSSM导弹。

KTSSM导弹直径600毫米,射程180公里,配备500公斤战斗部,可穿3米厚混凝土加固目标,智能引信能够在钻入地下后起爆,导弹采用GPS/INS复合制导,打击精度达两米,导弹可采用固定发射或由K239“天橆”多管火箭炮发射(每辆发射车可携带两枚导弹),固定发射架在数分钟内完成发射并摧毁目标,具备很强的精确打击能力和快速反应能力。

KTSSM导弹具备较强的精确打击能力,图为该导弹命中靶标瞬间。

为了适应外贸需求,韩华宇航公司还推出了KTSSM导弹的外贸型——CTM-290战术弹道导弹,通过降低弹头重量,将射程提升至290公里。目前,韩国正在研制改进型KTSSM-Ⅱ导弹,导弹射程将提升至290-300公里。

此次为KF-21战机研制的新型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将保留KTSSM导弹的大部分设计,主要对机载发射的要求进行相应的改进,为了提升突防能力和抗干扰能力,也会进行针对性改进,让其具备末段弹道变轨能力。由于飞机发射将赋予导弹一定的初速度,因此,新型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射程将进一步增加,将达到500公里-800公里,可在对方远程防空导弹射程外发动攻击,让载机拥有更强的生存能力,而且导弹的高速突防和机动突防更难以拦截,在穿透性打击上很有优势。

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可大幅提升战术飞机的远程打击能力。

KF-21是韩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战斗机,项目2015年开始启动,2018至2019年完成设计审查,2022年7月成功首飞,计划在2026年服役。该机外形上采用了隐身设计,但没有配备内置弹舱,只能说是“准隐身”战机,飞机配备了2台F414-GE-400K发动机,最大起飞重量为25.6吨,飞行速度约1.8马赫,航程可以达到2900公里,共设置了10个外挂架,其中4个是机腹半埋式挂架。机载武器包括20毫米6管“火神”机炮、“流星”中距空空导弹、IRIS-T近距空空导弹等。此外韩国还将国产的精确制导武器整合到KF-21上,其中就包括新型空射超音速导弹。韩国今年8月宣布,韩国KF-21的空地打击能力有望提前至2027年上半年实现,比原计划提早一年半。

KF-21战斗机可携带多种精确制导弹药。 

韩国欲加快形成高超音速导弹战力

从韩国公布的信息来看,新型高超音速导弹的设计参考了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的发展思路,即在现有陆基战术弹道导弹的基础上尽快发展出一款高超音速导弹,虽然这种导弹是真正意义上高超音速导弹还是空射弹道导弹存在争议,但这种模式技术风险小,成本也相对较低,且可以让部队尽快拥有更强的穿透性打击能力。

俄乌冲突和以伊冲突表明,无论是空射弹道导弹还是类似“匕首”的高超音速导弹都具备很强的穿透性打击能力,尤其是战争初期,这种武器可与巡航导弹、陆基战术弹道导弹、远程自杀式无人机配合,对敌方防空导弹阵地、机场、指挥部等高价值目标进行集中突击,暂时瘫痪敌方的指挥体系和战略反击体系,为后续作战行动展开奠定基础。

俄乌冲突中,从使用情况来看,俄军主要使用“匕首”导弹打击乌军的重要指挥机构、军工厂和防空导弹阵地等,在作战过程中通常还会搭配使用巡航导弹、远程自杀式无人机和干扰无人机等,以提升导弹突防的效率。有北约情报信息支持且使用“爱国者”-3导弹的乌军在应对“匕首”导弹时依然非常吃力,虽然声称曾有成功拦截的记录,但大部分都未被拦截。

韩国目前已经研制成功了多款“玄武”系列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射程从180公里-5000公里,已经初步构建了由陆基和海基组成的战略打击体系,新型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和KF-21战机一旦装备韩国军队,韩国空军的战略打击能力也将进一步提升。

韩国研制新型空射高超音速导弹是韩国高超导弹发展计划的一部分。最近几年,在军事前沿技术领域,高超音速武器技术无疑是最大的热门,俄罗斯、美国和日本等各军事强国纷纷布局,争先恐后,有些国家甚至已经开始部署高超音速导弹。一些体量比较小的国家也开始研制这种武器,朝鲜已经多次成功试射高超音速导弹,韩国也不甘人后,已经公布了多个高超音速导弹项目。此前,韩国曾公开了Hycore高超音速导弹。

Hycore导弹是一种巡航类的高超音速导弹,外形上与美国X-51A“乘波体”高超音速飞行器相似。X-51A是美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DAPRA)和美空军研究实验室共同资助研制的高超音速试验飞行器,该飞行器采用乘波体设计,由巡航体、级间和助推器三部分组成,主动力是双模态超燃冲压发动机,设计飞行速度在6-6.5马赫之间。

Hycore导弹基于现有弹道导弹助推器、“玄武”-2发射系统和火控系统技术基础进行研制,主要研制工作集中于巡航体方面,这种做法可降低研制难度和成本。导弹长8.7米、重2.4吨,导弹发射时,助推器将巡航体加速至6.2马赫,高度约19.8公里,助推器分离后,超燃冲压发动机开始工作,使其以至少5马赫的速度巡航飞行,最终完成打击任务,最大射程在500公里-1000公里之间,可执行对地或对海打击任务。

目前韩国正在研发第二批KDX-3“宙斯盾”驱逐舰可搭载Hycore导弹。分析认为,未来韩国可能进一步研发Hycore导弹的岸舰、潜射型号高超音速导弹,形成陆、海基高超音速综合打击能力,进一步提升韩国的高超打击能力。

转载请注明来自北京夏犹清建筑装饰,本文标题:《技术派|韩国研发空射高超导弹,欲让“猎鹰”添“利爪”》

每一天,每一秒,你所做的决定都会改变你的人生!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